不可替代代币(NFT)市场正在飙升,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创造、购买、出售和交换NFT。这个新市场存在许多挑战,最大的挑战之一是NFT的估值。 NFT的估值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没有关于...
目前,Web3 创作者经济的现状表现不佳,无论是 NFT、GameFi、社交还是其余尝试都在静默期,Azuki 的莽撞行为甚至给整个 NFT 赛道和创作者经济都造成了重创。
但是放眼整个行业发展周期,目前的 Web3 创作者经济仍在极早期,这并非打气的口号,而是通过比较互联网创作者经济发展周期得来的经验之语。
图片说明:互联网内容市场发展阶段概览
图片来源:https://www.wondershare.cn/document/2022-economic-white-paper-of-Internet-creators.pdf
如果说在 Web3 现阶段,面临的是创作者多于用户,淘金者多于受众的尴尬现状,那么在互联网的早期阶段,情况也是如此,昂贵的入网价格和电子设备,天然排斥了普通用户的参与权利,那时的互联网是精英主义的,他们对于使用网络作为变现渠道具有排斥心理。
然而,当时间发展至上世纪 90 年代,北美的互联网第一次热潮,某种意义上完成了最初的用户教育,在千年初的互联网泡沫过后,每个人都被时代的浪花打湿了心智。而在对岸的东方世界,下海的热潮也昭示着最初的精英群体开始脱离禁锢的体制,他们随后完成了自己的资本积累,形成了今日中国互联网的基本格局。
在此后,除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 iPhone 和 5G 时代的 TikTok(短视频),全球互联网的格局基本形成,最终是超级平台垄断了一切,包括基本的内容生产形式和创作者群体。
从图片、文本、长短视频到音乐,再之后的创新,更多是改变生产关系,如区块链破除平台垄断,或者 AI 帮助人们提升生产效率,但基本形式趋于稳定。
从这个角度而言,Web3 创作者经济可以定义为——在区块链技术的加持下,改变目前创作者收入被平台大额抽成的现状,并且破除对创作者内容的审查,还给创作者以创作自由。
实际上,即使在 Web3 创作者经济体系内部,至少也经历了板块轮动,比如,最初的 NFT 音乐市场希望改变中心化平台抽成问题,但是 NFT 并没有完全发挥这部分作用,而是在“小图片”炒作上一骑绝尘,事情总不会很完美。
叠加态和测不准:元宇宙能否成真?
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切入,我们处在康波(Kondratiev wave)的大气候和互联网发展的小气候叠加态,人类已经很久没有本质上的科学创新,人人都期望超导技术成真,摆脱目前的存量竞争。
人类历史经历采集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三个阶段后,进入信息社会是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预言的人类社会形态,而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互联网的发展让我们有了已经身处其中的错觉,从 Web1.0 到 Web2.0,我们见证了平台垄断经济的尾大不掉和信息茧房对人感知能力的阉割。